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风俗 > 正文

湘西土家竹枝词与民风民俗

类别:张家界风俗 日期:2020-5-17 21:41:30 人气: 来源:

  湘西土家族书面文学的形成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实,湘西土家文人的书面文学在“改土归流”前就有出现,但人数寥寥无几,留下来的作品也不过是一些“谱书”、“碑文”之类罢了。

  清“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历年的招生中逐渐增加了土童的名额,这样便陆续出现了土家人自己的知识,其间,有部分人没有走为官之道,有的以教学为生,有的甚而务农,这使他们有了接近低层劳动人民的机会,因而出现了一些反映湘西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如清代土家族文人彭勇行的《风滩七口》,黄一清的《过龙头岩》,龚明清的《老姑恶篇》、《竹米颂》等古诗,有的写湘西山高、谷深、水急、滩险、窄,有的写土家妇女的,有的写遇到荒年吃竹米和蕨根的;然而在土家文人作品中出现最多,最能反映湘西土家族民风民俗,充满乡土气息,艺术上别具一格,获得土家人民喜爱的作品,莫过于“竹枝词”了。

  “竹枝”原是湘鄂边境流传的一种民歌,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引》中阐明了他创作这种诗体的动机:“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年,娌俚中儿联唱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杨袂雎舞,以曲多为贤。”刘禹锡的一席话说明了竹枝词的由来。后经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创作,逐渐成为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诗体,清代湘西土家文人彭勇行,彭施锋、向晓甫、唐仁汇、彭勇功等人,紧步后尘,创造了大量的“竹枝词”,散见于湘西各县志书和一些手抄本中或一般文人口头流传的,有数百首,这些作品有一定的民族性,现实性和较好艺术性,这些竹枝词有的写湘西地区的山川名胜,有的写土家人繁忙的农务活动,有的写土家儿童的嬉戏生活,有的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彭勇行的《同巷玉屏西》:

  计有对联、翰墨、技艺时尚、服饰、食品、市缠、词场等等,还有记述湘西历史事变的。然而,大量的还是描写湘西土家族民风民俗方面的竹枝词。这些竹枝词或写阛阓之状,或操市井之谈,或抒过眼之繁华,或溯赏心之乐事,数量之大,品类之多,可谓五彩纷呈,琳琅满目。

  正因为竹枝词在表现社会生活、民俗民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拥有广大的写作队伍,上至达官,下至小吏,尤其广大中小文人都能够信手拈来,通过竹枝词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出来。因此,尽管竹枝词不是当时诗歌的主流,但却能在民俗民风文化领域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成为湘西地区民俗文化中绚丽的奇葩,体现出重要的人文价值。

  自唐宋以来,全国各地都有了竹枝词的创作,在流传过程中,分别称之为竹枝词,江南竹枝词等,以示地域的区别。而湘西土家族地区作为竹枝词的故乡,创作数量之多,流传年代之久远,是其它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的。唐、宋、元、明、清代代都有作品,尤以明、清时期留下的作品最为丰富,湘西土家族地区以永顺彭勇行、彭勇功、彭勇为戏称“彭氏三兄弟”最为著名。

  彭勇行自幼天资过人,所点新书,过目不忘,且能。在家读私垫期间,即能发愤读书,砺志上进。清咸丰初年与兄勇为一道同时考中秀才,勇行名列前茅,后又拜举人唐仁汇为师,继续深造。兄勇为(字有亭),弟勇功(字立亭),族弟勇智(字朱亭)、勇德(字亭)、勇震(字东亭)、勇锐(字进亭),均先后被选为贡生和痒生,世称之为彭氏八勇。勇行先后在花垣、保靖等县应聘教学,能因材施教,终日不倦,为被清称之为“边字号”、“田字号”的苗族子弟,能竭力尽心,循循善诱,与苗族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博得苗、汉、土家人民的爱戴。晚亭执教于永顺灵溪书院。他在数十年执教中培养了永顺拨贡著名私垫先生李席珍、举人彭施涤、花垣的石遥圭(字艾山),书法家张世结等大批人才。勇行一生爱好诗词,著有《笃庆堂古文辞》二卷和数百首竹枝词。其竹枝词,大都描写土家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丰神秀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他所写的竹枝词,大都陈风俗淳朴,表土物之纤薄,概习尚之变移,语言质实,意存规劝,有诗风忠厚之遗,兼美人香草之意。他吸收了湘西民歌题材和风俗时尚入诗,形成了清新明快的风格,声律皆婉,内容丰富,反映了清朝乾隆年间湘西地区土家族下层人民的生活现实,尤其是展示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土家族社会风俗情态。

  在土家婚俗中,有哭嫁的习俗。值得一提的是土家族的《哭嫁歌》是湘西民间文字的珍品,是研究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宝贵材料之一,诗人以嫁女哭嫁为题材,描写了土家妇女陪出嫁姑娘哭嫁的场景,表现了土家嫁姑娘和亲人的离情别意,你看,挤得满满的一屋人,一个个轮换陪哭,其声悲恸,其情依依,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诗人信手拈来,令人遐想不已,回味无穷。

  在湘西土家聚居地,从过年后三十晚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家各户堂屋中央都要摆上大桌子,供“玩灯”之用,一般是一村寨一整夜。演员为丑、旦二人。唱词有唱本,也有临床编的。演员手中各执香扇一把,随步慢摇,丑角以逗为趣,旦角以扇遮羞,故作娇态,引人发笑。土家人有“坐三十夜”的习俗,故通宵不眠。正月十五闹元宵是通宵,故有“月上东山人未睡”的说词。花灯的唱本很多,著名的有《梁祝故事》、《七姐下凡》、《锦鸡姑娘》等。其中《雪花飘》也是著名唱本之一,这首竹枝词把湘西土家闹元宵的习俗,灯戏的舞姿,彻夜不寐的情景和著名的唱本,用简洁的词语表现得完美无缺,足见诗人才华,超人不凡。一个“闹”字,多么热烈!多么狂欢!哪里还有睡意呢?而后主东新年愉快,大吉大利,百事顺遂!主东则以烟酒茶招待,或以糖馓、炒米、粑粑宵夜,随后,又去另一家演唱,直到天明。

  彭勇行的《木叶山歌》、《新年摆手》、《新春乐》、《摆手堂》、《送灶疏》、《送春牛》、《击花鼓》、《狮子灯》、《拜年》、《闹》、《送财神》、《盘龙船》及哥彭勇功的《筝》、《干龙船》、《元宵》、《哭嫁》、《打锣鼓》、《岩寄父》和他们的小弟彭勇为的《贴春联》、《看铜柱》、《西兰卡普》、《施溶溪》、《阳雀叫》、《宿黔安》等篇章都是描写湘西土家居聚地的民风民俗的佳作。另外唐仁汇的《铜柱》、《岩焚梦见牙齿松动香》、《薅草锣鼓》彭司锋的《新年摆手》、《晚游》、《忆良人》、《浣纱女》,向晓甫的《社场歌台》、《产妇守牛》,也是不可多得的描写土家民风民俗的好作品。

  总之,反映湘西土家族民风民俗的竹枝词可以说不胜枚举。除摆手、玩花灯、哭嫁等外,尚有、地方戏剧,风味小吃及湘西土家山寨山民生活的种种写照,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家竹枝词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湘西土家竹枝词与土家民俗文化浑然一体,勾划出一幅幅清晰的湘西风貌,体现出浓厚的湘西特色,鲜明地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优秀传统。今天看来这对于传统诗词如何更好地表现新的时代,反映新时期新湘西的风貌,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希望竹枝词这一传统诗歌艺术之花,在新的时代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至宝强根王http://m.miaoxinjiu.com/。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