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洞古码头,石壁上“边城”二字为沈从文题写。
张祺琪 宋卫平
近日,湖南花垣、重庆秀山、贵州松桃联合举办的湘渝黔边区民俗龙舟赛在边城茶洞举行,来自三县边区的14支代表队展开了激烈角逐,数万游客汇聚边城观看比赛。花垣县充分发掘和利用地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的道上迈出了的一步。
立足“书里边城” 构造“边城文化”
位于湘、渝、黔三省交界处的边城茶洞古镇,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湘西四大知名古镇之一。如今,连接湘渝、挺进西南的张花、吉茶高速公在此交汇贯通,为边城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早在“十一五”期间,花垣就已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边城古镇老街、民居等景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0多万元,在茶洞商周古文化遗址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座苗族民俗博物馆,馆藏各类民俗文化珍品2000多件,向中外游客免费。
“十二五”期间,花垣县结合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计划投资3.5亿元,进一步加大边城景区建设力度,根据沈从文《边城》中的描述,打造“书里边城”,推进边城风情小镇与旅游开发,突出抓好“边城文化”品牌建设,使之成为“张家界―边城茶洞―凤凰”湘西旅游新线的黄金三角。
该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刘邓大军渡江指挥部、古镇建筑修复、古民居抢救性与修复、爱国主义教育修缮、磨老村苗寨开发、沿河景观建设及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酒店和其他相关项目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
目前,该项目前期现场查勘测绘和分区规划的单体项目布局、布点、选址、《湘西边城风情小镇及配套开发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影响评估报告等均已完成,并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立项批复许可,“人文边城,风情苗疆”建设呼之欲出。
依托“蚩尤文化” 推进旅游产业
花垣县是由中国民俗学会挂牌的“中国蚩尤文化研究”。作为苗族人民的人文始祖和南方九族部落的共同祖先,蚩尤深受苗族人民敬仰。“蚩尤文化”也深深地烙印在当地百姓心中。
依托蚩尤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综合产业,地处三省(市)边区中心的花垣县,未来发展前景和潜力巨大。为此,花垣县积极规划运作蚩尤文化生态园建设开发项目。
据花垣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规划投资15亿元,拟充分运用苗族先祖“蚩尤”这一文化品牌,建设与蚩尤祭祀相关的主体纪念设施,同时在相关8个乡镇17个村落中,打造“一村一品”的蚩尤文化生态特色村落群,主要依托苗族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民族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该项目已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目前正由湖南师范大学进行规划设计,项目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而其中的花垣镇蚩尤村单列项目已先期启动,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相关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
加强遗产 建设文化强县
花垣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苗族人口近80%,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苗族文化形态及风俗习惯大多保存完好。其中,苗族节庆“四月八”“赶秋”和苗歌剧、苗族鼓舞、接龙舞、苗族武术、傩戏、苗族刺绣和苗族织锦、苗族绝技等传统文化与技艺丰富多彩、令人神往,相关节目或产品在国内大型文化展演展示活动中屡获殊荣。
上世纪70年代,花垣麻栗场镇老寨村苗族鼓王石成鉴、石成业进京演出,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传统民族工艺产品也经由多种渠道远涉重洋,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备受青睐。
花垣县还是国家确定的苗语标准语音地。此外,目前全县有苗族鼓舞、苗族服饰、苗族古歌、苗医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有苗戏、苗族歌谣、苗族花带技艺、苗族武术、苗族椎牛祭、苗绣、苗族接龙舞等省级名录12项,另有蚩尤传说等州级名录32项。
花垣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表示:“全县现有传统民俗艺术、苗族绝技、武术、苗鼓、傩文化表演等民间文化表演团体150余支,演员队伍达5000余人。这支队伍很有实力,以此次”苗文化“区域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为契机,花垣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之。”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