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散文发轫和提出、定型于2006年3、4月间,随后,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了《原生态散文十三家》一书,在国内散文界产生了一定反响。随后,《岁月》《红豆》《青春》《安徽文学》《中国散文家》等刊物相继刊发了“原生态散文小辑”予以推介。而著名评论家王兆胜、汪政、张、何平、王锐等人则分别在《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文艺报》2008年1月12日第三版、《芳草》2008年第2期等撰文给予了较高评价。
原生态散文的重要首创者是杨献平。关于原生态散文,杨献平是这样主张的:“从读者的角度看,我所的‘散文原生态’就简单的四个字:现场写作。而站在一个作者的角度上,其所的则是一种:积极容身当下的和生活,最大限度地提供和发现原生态的人文和文学品质,以个人的在场、个人与周遭现实(物象)的紧密融合,促成感官、身体和的‘我在’,从而彰显一种崭新的散文写作主张。”[1]杨献平提出的原生态散文提出的理论依据也有助于我们对他的原生态散文主张的理解:“一、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具体的生活场:生活和思想的现场,心灵和的现场。所谓‘现场回归’,就是要回到散文的‘我在’‘在我’两方面品质。二、原生态散文既要摆脱旧的‘体制’,更要接续和融入一种更为广阔的散文传统,以穿透性的认知方式和书写方式,使文本透射出一种源于生命生活本质和个人思想的品格。三、原生态散文是具体的‘我’隐身于物象之中和之后的自觉发现与清晰表达。”[2]
韦安礼的散文创作堪称与杨献平原生态散文的主张不谋而合。具体说来,韦安礼的散文的原生态特质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韦安礼的散文,有新闻文体的特点:重视写外在的事实,重视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欢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对事实的叙述之中,而不是细腻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许是他是一个实际工作者、一个新闻记者这样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的散文这样的品格吧。他的散文集《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四辑,第一辑《心香一瓣》辑录的是他记黔西南州的风土人情的一组文章,第二辑《那边风景》辑录的是他记黔西南州外的风土人情的文章,第三辑《心底的歌》辑录的是一组不平凡的普通人的文章,第四辑《旧梦连绵》辑录的是一组忆旧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写外在的事实,重视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心香一瓣》中的文章,写他的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景致和人情。《故乡过大年》写他的家乡过年的风俗;《花包情》写的是他的家乡玩花包的习俗。《又是一年桃花开》写的是安龙遍地桃花的美丽景色;《桐花盛开的时候》则写他的家乡遍地桐花盛开的美景。此外,他还写了家乡的睡美人山(《家乡睡美人》),写了大碑石林(《大碑石林勾断魂》),贞丰的客蚂山(《贞丰客蚂山》)、双乳峰(《双乳峰》),兴义的万峰林(《西南奇胜——兴义万峰林》)和万峰湖(《风情万种的万峰湖》)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就像是一个出色的导游,带我们一一地领略他的家乡的风俗民情,领略他的家乡的美妙风景。
他的文章不仅每篇都是实实在在的,就是具体的描写,也都写得实实在在,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犹如观看优美的电影画面或电视画面。如《故乡过大年》,他这样记他的故乡过大年的情景:“除夕的三十夜,吃团圆饭前,先把敬祖的香喷喷的粽粑拿去喂牛。喂之前像供祖一样,在牛圈门前摆起供桌,点燃香烛,烧燃纸钱,洒米酒,放炮竹,然后就不分大牛小牛,一头牛喂它吃一个粽粑。”“挑金水,拾银子,是正月初一的子时。姐姐诺言,轻轻地把我摇醒,又不声不响去开门,水桶拉着我就朝竹林井走去。姐姐告诉我说:‘正月初一哪家先挑金水(井里的水),哪家这年的田地最肥沃、庄稼长得好,就能得到好收成;哪家先拾回银子(在井边捡回的石子),拿回家来放在钱柜里,哪家这年就有钱用,有吃有穿。”在《桐花盛开的时候》一文中,他这样记他的家乡桐花盛开的景色:“桐花开时,像天上的全落到了山村,在天边,在眼前,像的,像的火焰,整个山村成了花的世界,村里的人就像花翁、仙女,穿云踩霞,追春耕耘,挽月纺织,不是天堂,胜似天堂!”
第二辑的《那边风景》以及第三辑的《心底的歌》、第四辑的《旧梦连绵》也都大多如此。因为他写的景一般不是什么著名的景点,写的人也大多不是什么名人,而都是家乡实实在在的景致,都是家乡中普普通通的人,所以他的作品读后给人的感觉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的追求和向往,看到的喜怒哀乐。如第三辑《心底的歌》中的《父女学校》,写了一对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山村教育的民办教女,写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没学校,我们读书不得书,习字没地方,白白为人活一生。要改变我们自身,就要学文化。建学校来架云梯,辟教室来做花园育桃李。花园里的桃李壮,布依进步才有望!”《桃花依旧笑春风》写的也是一个热心于办教育的人——筑校校长吴绍德。作品写了吴绍德热心办学校解决城市边缘人——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的感人事迹,同时也写出了他的心愿——让适龄儿童都能上学,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不仅在专门记人的作品中写出普通人的理想和愿望,在一些并非专门记人的作品中,韦安礼也注重写出人的理想和愿望,写出人的追求和向往。如第二辑《那边风景》中的《看龙》,除写了我小时候对看舞龙的渴望,还写了一对黄埔军校毕业后分在两个阵营枪对枪、炮对炮地打了多年的同学,在前合影的情景:“四只手紧紧握着,‘咔嚓’一声,闪耀,两位老人连声说:‘好了,好了!’”这一声“好了”,包含着多少发自内心的渴盼与感叹啊。《登峨眉山》,写他游峨眉山的情景。有如神来之笔,在文中他插入了这么一段:“在这里,大家的兴趣都在看‘神像’,游览大殿。而我却被旁边菜园地里传来的山歌声吸引住了:‘人仁不闲唱苦歌,守着苦树摘苦果。本想摘果填饿肚,口刚张开苦到脚。’”这是一个打猪菜的老大娘唱的歌,不用多说,她的生活感受、生活愿望全都融汇在这歌里了。
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用写实的方法写身边的人和事,并且注意写出最普通的人的理想和愿望,写出最普通的人的喜怒哀乐,这是韦安礼的散文给我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
重写所见所闻,这是韦安礼散文的一大特点,但这并不是说他的散文就不注重情感的表达。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言,在叙写事实时,他总是把情感隐藏在事实的后面,透过事实的叙述,你能领会得到他的浓浓深情,如《桐花盛开的时候》:“那年月,那日子,小镇苏醒了,我们沐浴在春风阳光里读小学。到了冬天,母亲和邻居和阿婆、阿姐们从国家仓库里领来一麻袋一麻袋的桐子,把它推倒放在堂屋里用、小竹棍什么的噼噼啪啪地脱壳。一阵过后,麻格格的桐籽堆里出现的白乎乎的桐米越来越多,于是,声戛然停止,两手鸡啄米似的把那桐米拣起来放到箩筐里,装满了十袋八袋,就抬到仓库去交。交了桐米,母亲就领得工钱回来。后来我知道,我的学费是母亲这样挣来的,于是我读书更用功。并且放学后也帮母亲干这有趣的活儿。夜深了。拨开桐壳火烧热水。洗了脚才钻进那冰凉冰凉的被窝里去做桐籽梦。直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拎着桐壳火笼去读书。虽说这桐壳火笼没有炭火笼那样热量大,但它却热量久长:皮面的热量少了,用拨开,里面又显出火红火红的星点。它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冬天的日日夜夜。”对桐子、对母亲的深情溢于言表。
韦安礼的散文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我细读了一遍他的散文,发现他的散文所表达的情感也很有特点——他的散文大多表达一种赞颂之情,或赞美家乡的景致,或赞美家乡的人——那种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的人。前者如第一辑中的几乎全部作品,后者则如第三辑中的几乎所有作品。一般而言,赞美会导致一种——容易被认为是一种遵命文学,一种的文学,至少也会被认为文章的主题开掘不深。最初读到韦安礼的这些散文的时候,我的内心也的确闪现了这样的怀疑。但读完掩卷,我又不禁觉得我刚才的想法有些可笑。因为遵命文学、的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乏真情实感,并一味拔高。而韦安礼的散文,不管写景还是记人,既不拔高对象,也不缺真情实感——他总是用他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他的赞美是那么的真诚。如在《西南奇胜——兴义万峰林》这个作品中,他这样写兴义的万峰林:“在蓝天白云之下,逶迤南去绵延20余公里的峰林,千峰重峦,远青近绿,石黛林翠,山外青山峰峰秀,好似一幅层次分明的天人所作的长幅画卷。在雨中,雨帘遮住峰峦,若隐若现,令人神往。尤其是那耸立在耳寨的仙女山,既像仙女沐浴,又像村姑戏雨,惹人眼花缭乱。”他写那些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的人也是如此,如《韦芳》这个作品,写的是一个在乡里做妇女工作的基层干部——一个叫韦芳的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姑娘。作品写她做计划生育工作不怕思想保守的人的讥讽,更写她让妇女们的针线头赚了大钱:“布依族妇女都会挑花刺绣织彩带,工艺独特,很精美,是用来赠送情人的精品。韦芳也是能手。从民族行政干部管理学校毕业后,她眼界大开。回到乡里,韦芳组织姐妹们精心制作刺绣、彩带……并投放市场。结果‘情人物’换回来了大笔大笔的钱,使封闭的山村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丰收之歌。”这样的一个基层妇女干部,的确值得写啊,这有什么好避讳的呢?
韦安礼的散文侧重于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家乡景色的赞美,侧重于真诚地赞颂那些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的人。在他的散文中,读者可以从这些赞颂与赞美中,读出他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为家乡的美及家乡的发展进步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读韦安礼的散文,读者的心中总能获得一种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源于他的散文表现人的正面的品质,表现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有谁说散文不能这样写呢?我想,散文不仅可以这样写,而且也应该这样写。
韦安礼的散文写得很质朴。质朴,即、朴实。韦安礼的散文很少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过多的写作技巧,他总是平平实实地叙述,平平实实地描写,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很少见斧凿的痕迹,因而显得本色而朴实,一如他的为人。其实我只和他见过一面,通过几次电话,但他的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文尔雅,以人。也许是文如其人吧,所以他的散文也才写得这么本色朴实。试看《白发老人的心愿》一文,这个作品记一个叫周仕厚的老人,盼着家乡能修通公。在的关怀下,公终于修通,为此老里非常高兴。韦安礼是这样写老人的喜悦心情的:
“6月12日,在关岭自治县县长王猛舟和关兴公总监办副主任张建军的陪同下,我们再一次来到北盘江特大桥采访,在分手时,迎面走来两位布依族老人,我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位瘦小、白胡子一尺多长的老人身上,正欲开口和他讲话时,旁边的老人叫起我来。
我端详着他,方脸红颜、银发、气色好。他就是当年三番五次跑州民委要求资助岜浩村修的周仕厚老伯!
‘我住江北面的韩家寨,他住江南面的岜浩村,只隔百十步远,过去要想见一面,要绕山绕水走大半天,现在公修通了,在江面上架了大桥,要想见面,一杆烟功夫就见着了。盼了几辈子,才有今天,再不享受,没有几年了。今天,我过来找他喝酒,刚喝过,我又请他过江去我家喝。才在这里碰到你韦同志。好马配金鞍,相逢是个缘。请韦同志赏个脸。去我家陪我们俩老者喝口冷水(酒)。’老人酒喝得有些过量,但他是快乐高兴的。
‘过了这两个大隧道,就是我们家,车子可以停在口。不要说他们不会再走回家,我要去贵阳、,出门槛就可以坐车去了!’周伯也是高兴的。”
当然,韦安礼的散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的作品写得略显粗糙。材料从生活中得来,无比鲜活,这本是好事,但若缺少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进行的裁剪、提炼和就放到作品中,作品就会显得不够醇美。从这个角度看,韦安礼的一些散文作品还有在审美方面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瑕不掩瑜,韦安礼的散文毕竟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有真情实感,在朴实中显大美,因而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现场的真诚吟唱 》由黔西南日·中国黔西南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
本网络频道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黔西南日具有著作权,未经协议授权,下载使用。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