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美食 > 正文

2018年锦绣非遗走访:土家族的西兰卡普

类别:张家界美食 日期:2019-2-13 17:49:52 人气: 来源:

  村欲情史

  对湘西的认知,往往被凤凰古城、沈从文、等符号所主导,而容易忽略在湘西人口更多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在武陵山腹地的秘境里面,土家族世代传衍了丰富的传统工艺,包括染织、刺绣、雕刻、竹编、绘画、剪纸等等,而最为绚丽多彩的便是西兰卡普。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系列专题和公益项目,一直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

  2018年度《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渤海银行联合发起“锦绣”2018中国贫困地区发现之旅。在丹桂飘香的11月,走访再次。

  “西兰卡普”在土家族语言中是“花铺盖”的意思,这种称呼源于它的主要用途之一做被子的被面。由于传统织机窄小,加上其他技术的,其幅宽多被控制在50 厘米以内,长度多在120 厘米左右,所以在作为被面使用时需要将多幅织锦进行拼接。

  一般土家族女孩,十几岁就开始和长辈学织锦,而且织锦还事关别人对女孩自身能力和品德的评价。能织出美丽精巧的锦的女孩,往往也被认为是勤劳聪慧的。在土家族的婚俗当中,西兰卡普是女孩最主要的嫁妆,而且是衡量女家经济地位和女方教养的重要参考。女性之间也会在节庆、赶集等社交活动中,将各自的织锦等纺织品进行展示和交易。

  当一个女孩织锦的数量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以后,基本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土家村寨里一直流传“养女不织花,不如不养她”的俗语。待到土家姑娘出嫁时,不论织锦数量多少,都要作为土家姑娘的嫁妆带到婆家。而在女子出嫁时,除了随嫁自家纺织的锦被之外,女方父母还会额外买一些以丰富女儿的嫁奁。

  叶水云在1968年生于湘西龙山县一个叫叶家寨的村子,她和多数土家族女孩一样,在山村里长大,也在山村里学会织锦。叶水云的家乡在龙山县的洗车河流域,她的姑婆叶玉翠是整个流域里织锦手艺最好的,她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洗车河流域曾是土家织锦最为繁盛的地方。曾几何时,这条河流边的每一个土家村落,都是“家家有织机,户户有织女”,甚至于说,“这条河的女子没有不会织花的”。这个流域里的织锦文化源远流长,并走出了叶玉翠、叶水云等土家族织锦大师。

  叶水云的织锦生涯深受姑婆影响,在小学的时候,叶水云和其他女孩都会在放学之后去看姑婆织锦,对西兰卡普的启蒙和热爱就在这种耳濡目染中开始了。12岁起,叶水云正式开始跟着姑婆学织锦的技艺,姑婆也对她真正严格起来。她回忆说,有次她把花纹织错,但嫌麻烦不愿拆,姑婆便大发脾气,说她如果不能认真就不要学织锦了。

  叶水云说,织锦入门是很容易的,把传统的图案学会也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织锦的作品要拥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在配色上做到专业。叶玉翠的学徒无数,而真正得到衣钵传承的,可能只有叶水云等几人。而这不仅仅因为她自己勤学,还在于她尝试从现代美术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并反过来她对传统西兰卡普的重新审视。

  土家织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构图中采用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自然形体和几何纹样有机地结合,纹样构成以菱形、横式长方形、斜式交叉形为主,抽象而显其神韵,整个图案极富生活情趣。

  传统的土家织锦,喜欢撞色的搭配。流行配色的,“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但这种配色是经验的传授,并没有颜色理论的支撑。西兰卡普颜色运用大胆夸张,但也由于颜色的搭配比较随意,局限了它被更多的人接受。

  西兰卡普的织锦纹样流传至今有300多种,纹样的创作通过模仿自然、综合创造物像、抽象变形提炼造型要素,如阳雀花纹、蛇纹、燕子纹、卍字纹、马纹、龙凤纹、人马纹等等。

  在年复一年的潜心揣摩之中,叶水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织造上,她丰富了传统土家织锦的技巧技法;在用色上,她着色或高贵典雅,或古色古香,或金碧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一年复一年中,时光不断地流转和沉淀,叶水云也从一名初学织锦的少女逐渐成长。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算下来已经织了近40年的西兰卡普了。如今她已经年过中年,对西兰卡普的织造技艺已然纯熟,对纹样和颜色搭配也了然于心,同时还有着自己的系统且独到的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湘西州的各种时代变迁。她在龙山县、凤凰县有过不同的织锦和学习生涯;随着和的交通不断便利,神秘的湘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凤凰古城、乾州古城纷纷邀请各种手艺人入驻,传统的土家族织锦不仅走出大山,更被很多人所喜爱和消费。

  但叶水云仍有自己的忧虑。姑婆叶玉翠在1992年去世,给西兰卡普的传承留下莫大的遗憾。年轻的土家女子不断外出,愿意和懂得织锦的妇女已经不多了,更别说年纪更小的少女了。当初跟着叶玉翠学习织锦的女孩子们大多走下了织机,只有叶水云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姐妹了下来。

  更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原本和织锦密切相关的传统礼仪、习俗、仪式,也在时代的辗转中被不断地遗忘。大山里的社会本是西兰卡普的土壤,但在现代化、商业化进程中,这种土壤不可避免地逐渐消解。

  但叶水云对西兰卡普的传承是乐观的,她目前正在尝试将古老的传统技艺与文化,同现代的设计结合起来,试图让他们在今天的生活重新发挥作用。她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系的老师,她学生将西兰卡普进行再设计,并运用于服饰、餐具、家居等更广阔的场景之中。我们也期待,借助这种传承与创新,西兰卡普这首土家族的史诗,被永久地传唱下去。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