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爱》剧照
《张家界·魅力湘西》演出剧照
《武陵魂·梯玛神歌》演出剧照
《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演出现场
本版图片由张家界魅力神歌集团、张家界天门狐仙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提供。
本刊记者 廖声田 向国生 尹超
年度总产值突破4亿元,接待观众超200万人!短短十年间,张家界旅游演艺业从最初的“小打小闹”,逐渐演变成颇具行业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并进入高速稳定的发育期,被誉为张家界旅游 “延伸的美景”。
如今,“在张家界,不仅仅看风景”,“白天看美景,晚上赏大戏”已成为新的旅游文化体验消费方式。2012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张家界提出“打造中国演艺之都”,足见张家界人的智慧和勇气。
然而,其具备实力的推波助澜者,当属室内演出《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室外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两台大戏支撑当地旅游演艺格局,并使张家界成为无可争议的全国旅游演艺中心之一。但张家界人明白,唯有选择差异品种、高端品质、国际品牌,才能提升演艺产业档次,真正打造成中国的演艺之都。
各吹各号,各唱各调,杂音纷呈一盘沙
优胜劣汰的市场亘古不变,张家界演艺市场自然也不例外。
海是广州金马国旅的湖南区域经理,也是一个有的旅游人。两年前,对于组团来张家界,有一件事情让他格外头疼,主要原因是选择演艺产品时无所适从,大大小小8台大戏不知道给客人推荐哪个好。
这8台大戏分别是武陵源的《张家界·魅力湘西》、《武陵魂·梯玛神歌》、《印象·张家界》、《魅力张家界》、《烟雨张家界》、《梦幻张家界》和市区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西兰卡普》。
2011年,张家界景区共接待游客30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亿元,其中过夜游客1331万人次。表面上看,张家界的演艺市场似乎应该人人都能分得这份市场“蛋糕”。实则不然,杂音纷呈的演艺节目一度使张家界旅游演出市场乱象丛生。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张家界冠君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蒋保忠在行业内摸爬滚打20年,据他透露,演艺节目数量虽多却良莠不齐,各自“占山为王”,恶性竞争泛滥,演艺市场混乱无序,一盘散沙。在各自为“战”的市场竞争中,大家使出的唯一狠招就是“低价倾销”,有的演艺企业为了招客揽客,物价部门的演艺市场价格政策,给导游超高比例的回扣,变相降价至每票30元、20元,甚至10元,低价倾销愈演愈烈,莫说有利可图,多数企业“血本无归”。
2010年,在“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评选中,全国首批35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旅游演出类名录出炉,张家界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两台节目上榜,于是慕名而来者数不胜数。然而结果并非如此。据魅力神歌集团营销总监吴广平介绍,因高额回扣所诱,部分导游居然忽悠游客,或说“《张家界·魅力湘西》只有1000个座位,早已没有票”,或说“《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因山洪暴发,已停演多日”的谎言。
更有甚者,有的演艺企业竟然一味“拿来主义”,节目抄袭剽窃现象层出不穷。吴广平说,2010年4月,《张家界·魅力湘西》重资改版推出全新节目,演出不到两个月,武陵源有的演出企业便出山寨版来。
同样,有多次观看张家界演艺的游客反映,这些演艺节目,都追求“把本地最好的民族文化元素,用艺术的方式完整地展现出来”,内容大多雷同,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魅力湘西创始人、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杨吉红算了一个账:张家界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淡季时也就3000人,旺季最高观看演出的游客数量不会超过8000人,淡季也就1000人左右,然而,张家界8个剧场座位数超过个,明显供大于求。
“张家界必须形成高端强势的国际演艺品牌。”从2000年始,杨吉红已从事旅游演艺10多年,从租借只坐200人的小会议室起步,短短10余年戮力创新,《张家界·魅力湘西》发展成为能容纳2600人的国际文化广场,累计演出4000多场次。他认为,只有规格够高、实力够硬、档次够强的演艺产品,才能起到张家界旅游文化窗口的作用,才能走出国门,世界。
整合资源,抱团打拼,众音一律唱和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杨吉红曾对全国同类旅游景区演艺业进行调查,他说,云南丽江、广西桂林、浙江杭州的经验值得张家界借鉴,丽江的《丽水·金沙》和《印象·丽江》两台大戏享誉全国,成为云南文化名片,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和《梦幻漓江》两台大戏与“桂林山水”齐名,其中30%的游客是冲着《印象·刘三姐》而去的,就连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的杭州,也只有《宋城千古情》和《印象·西湖》两台大戏。
“相反,两年前的张家界旅游演艺业却与某著名旅游景点的经历相似。”杨吉红介绍,某著名旅游景点因没有控制住演艺市场规模,10家企业无序竞争一盘散沙,没有树立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至今惨淡经营,萎靡不振。
处于十字口的张家界旅游演艺业,其在何方?是以丽江、桂林和杭州模式为标榜,持续繁荣,还是步他人后尘江河日下。答案不言自明。
2011年9月,省委思想文化建设专题调研组来到张家界,就张家界演艺业现象进行系统调研,并形成了《加快建设中国演艺之都》一文。文中指出,张家界演艺业发展的黄金期已来临,演艺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时机已成熟。
“乱”则思变。2011年10月,张家界旅游演艺业再次演绎传奇,整合资源、抱团打拼。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龙头,《武陵魂·梯玛神歌》、《印象·张家界》、《魅力张家界》等本土演艺企业以其独到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和超人的气魄,联手组建张家界魅力神歌文化集团。在2012年央视春晚上,由魅力神歌选送的民族歌舞《追爱》欢快动人,一炮走红,获得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2月13日,原中央局常委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衷心祝愿你们神歌远扬、魅力四射。”
2012年5月19日,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张家界提出“打造中国演艺之都”,全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本土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打造演艺品牌。与此同时,张家界魅力神歌文化集团正式揭牌成立,“银河战舰”扬帆起航,标志着张家界旅游演艺业开始了集团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之。
“众声一律唱和声。”杨吉红介绍,打造“中国演艺之都”,新生的张家界魅力神歌集团恰逢其时,以整合资源、提升品质为目的,彻底改变以往旅游演艺恶意竞争、低价销售、市场混乱的行业格局。
如今,张家界演艺产业形成集群,焕发了巨大的生命力,市场秩序“”,经济效益节节攀升,出现了共生共荣的多赢局面。
“追爱者接踵而至。”魅力神歌集团营销总监吴广平介绍,魅力从“圈内了圈外”,之前从没在东南亚客源地进行过宣传营销,现在却有很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客人点名要看《张家界·魅力湘西》,短短的两年间,凭借30-40%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综合观演率,《张家界魅力湘西》雄踞全国同类企业第一的,仅2012年就接待观众110万人次。
同样,许多游客来张家界也为“狐仙”。全球首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自2010年3月公演以来,以山水为舞台、天地为剧场,场面恢宏,艺术精美,令人震撼,场场爆满,已演出1000余场,接待观众150万人次,在全国首批35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旅游演出类名录中,获“影响中国旅游文化演出类”唯一金。
据当地一份资料显示:到张家界的游客中,每3人中就有1人看了《张家界·魅力湘西》,每4人就有1人看了《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数字惊人可喜。
构筑梦想,展望未来,山高水长驻佳音
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思和措施。省委、省也确立了文化强省战略,制定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梦想已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张家界作为旅游城市,目前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体的文化生产单位已经发展到85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25亿元,P的占比超过了8%,仅次于省会长沙,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填补了湖南文化演艺事业的空白。”演艺业是旅游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怀民介绍,近年来,张家界演艺业作为新型创意产业融入旅游,盘活旅游市场,服务当地经济,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中国有影响、有市场的文化演艺品牌,得到了广泛赞誉。
如今的张家界,已如丽江、桂林、杭州一般,室内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室外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两台大戏,良性竞争,差异发展,无可争议地支撑张家界的旅游演艺市场格局,可谓恰逢其时。
“必须优化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张家界·魅力湘西》掌门人杨吉红认为,要想成为英国的、巴黎的“红磨坊”、纽约的百老汇一样的世界一流品牌,张家界必须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这也是张家界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张家界的旅游演艺人对“品种、品质、品牌”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所谓优化品种,就是鼓励差异化发展,以往的同类演艺产品过多过剩,市场无序竞争、拼杀的老绝不能重演,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地方性演艺法规,加强规范引导,严格准入制度。
所谓提升品质,就是要整合资源,提质升级,走高端化、国际化结合打造“升级版张家界”,要扶大扶强、做大做优的政策,提升《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品质影响力。
所谓扩大品牌,就是聚集资源树品牌,放大效应促发展,打造室内室外各一台具有国际影响力、富有湘西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演艺品牌节目,让其真正成为湖南的文化品牌、中国的文化品牌。
“更好才能制胜,好品牌才是核心竞争力。”天门狐仙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权认为,谋求“更多”,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靠数量取胜,往往会陷入恶性竞争;谋求“更好”,打造精品,才是发展的制胜之道。这是被市场反复证明了的规律,演艺市场的发展也不例外。
纵观今日之张家界旅游演艺,可谓逢天时、拥地利、得人和。天时,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机、省委、省鼓励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市委市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都是旅游演艺业的利好;地利,就是张家界坐拥世界的一流风景资源带来的令人惊羡的一级市场;人和,就是指10多年风雨洗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市场布局、一骑绝尘的旅游演艺人才队伍。可以预见,只要当地规范市场、引导得当、有法,张家界人打造中国演艺之都的梦想定会早日实现。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