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人文历史 > 正文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类别:张家界人文历史 日期:2019-8-11 5:45:28 人气: 来源: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 2.二元论 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 5.人地关系 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 2.二元论 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 5.人地关系 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 二、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决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决与生产关系决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景观 2、文化地理学 3、形态文化区 4、功能文化区 5、文化 6、物质文化 7、制度文化 8、文化 9、文化整合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 4 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三、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举例说明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题 1、人口分布 2、人口迁移 3、胡焕庸线、国际人口迁移 二、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三、分析题 1、从中国自然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 间流动的原因。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 2、人口转变 3、人口构成 4、人口年 龄构成 5、人口性别构成 二、问答题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三、分析题 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题 1、持续发展 2、人口问题 3、问题 4、土地荒漠化 5、自然资源: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2、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5、人类对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6、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 三、分析题 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 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3、 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 如何发挥地理学的 优势?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综合广东自然、 人文、 经济的发展特点, 试述 21 世纪广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 2. 解释下列术语: (每个 2 分,共 10 分) 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 2.4 综合国力 2.5 领土 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 2 分,共 18 分) 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3.2 地理决、文化决,可能论 3.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 3.4 种族、民族、国民 3.5 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 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3.7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 、资源、能源 3.9 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4. 辨析题(每个 2 分,共 11 分) 4.1 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 (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 (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 (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 (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 (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 (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 (1)传染病的扩散 (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 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 (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 5. 论述下列各题(88 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线 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部发 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 分) 。 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 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教影响因素。 (8 分) 5.5 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 (10 分) 5.6 试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2 分) 5.7 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 又有很大差别?(12 分) 5.8 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 分) 5.9 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意义。 (10 分) 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8、语言的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 教地理学 1、 教的本质是什么 2、 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 导致教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 聚落地理学 1、城市的概念? 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 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之间有什么关系? 4、 我国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 个模型) 。 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 旅游地理学 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到 2003 年止,我国已有 4A 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 10 个以上你所在省 4A 景区的 名 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 地理学 1、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 2、如何理解地理过程? 3、国家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 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 5、论述当代全球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论述现代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第十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4、 世纪之交的格局有哪些表现? 5、 新的地理的有哪些特点? 6、 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7、 什么是文化景观? 8、 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9、 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10、 结合实例, 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 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 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及社会的适应性。 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 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的能力 不断加强;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人与人文地理的关系,内含 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二、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 (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 (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人地相关论 人地协调论 相同(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差异(1)人地互为(2) 或自然论观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 因素。 (2)人地对立统一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决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拉采尔地理决(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 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 评价: (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 (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 (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 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7、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 8、 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 古地理(地质时期、纯自然) 现代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的综合: (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 (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 (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决与生产关系决的异同。 地理决 生产关系决 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 (2)人地之间是关系 差异 (1)地理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志为因,发展为果 (2)否认地理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 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 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 些的关系。 白吕纳的观点: (1)人可以能动地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 (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 (3)或然论的观。 (2)答案要点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4、功能文化区:根据、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5、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财富的总和。 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8、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操、 审美趣味、教感情、民族性格……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文化区、文化综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 几乎不存在。 4、简述文化与地理的关系。 地理→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6、任意写出我国 4 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略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略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 核心区: 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 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 地方。 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化相混 现象。 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是明确。 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 3、什么是?举例说明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生活在一定中的人,由于受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的印象。 这种由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 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关系。 为该同文化集团内所有共有。 人们一旦形成某种以后, 他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就必然受已存在的 的影响, 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 其对该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 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4、举例说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 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 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 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 的分布区内。 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 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 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3)答案要点 二、解释题 1、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动。 3、胡焕庸线:从瑷珲到云南腾冲,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人口算术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每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表示。 5、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6、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改变住所并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 三、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 历史和因素:历史因素、因素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分布特征:极不平衡 一般规律: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 ,东亚和东南亚、亚、欧洲、洲东部;四类人 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 沿海与内地的差异 垂直差异:低地指向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 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 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 国际难民增加:难民、生态难民 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 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 主要人口迁入区:洲、大洋州 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 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规模不断扩大 组织性移民增加 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 经济因素 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的变化; 移民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四、分析题 1、中国三大地形单元,典型的季风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平原地区土地资源、水热资 源丰富,人口稠密。 2、略 (4)答案要点 二、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 2、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3、人口构成: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4、人口年龄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 5、人口性别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三、问答题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后果: (1)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南北冲突尖锐; (2)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发达国家劳动力 不足。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 加速增长阶段(AG) 负增长阶段(NG) 高速增长阶段(HG) 减速增长阶段(DG) 波动增长阶段(FG) 持续增长阶段(SG) 原因:经济发展、人口控制、社会经济变革对人口政策的冲击 3、试分析工业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表现: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 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 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 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高出生、高死亡 长期缓慢增长 波动性增长: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 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 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现代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四、分析题 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自然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人口的自然构成: 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文化构成: 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增长的政策 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 意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对人口转变的影响 (5)答案要点: 质 二、解释题 1、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 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自净能力。 2、问题:人类活动导致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3、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4、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包括短期资源问题:资源贸易上的冲突引起的暂时性资源短缺。 长期资源问题:可再生资源再生速度和能力下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 2、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质量下降,贫困、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发达国家污染,自然资源过度需求,大量消耗资源。 3、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从要素构成,包括土地、森林、海洋、水、气候、矿藏等。 从经济利用,包括可重复利用(耗竭性、非耗竭性)不可重复利用。 从持续性,包括可再生、不可再生。 1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1)人口数量方面: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持久;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增长;流 动性民的冲击。 (2)人口质量方面:教育投入不足,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出 生性别比失衡;城市迅速发展。 2、人类对资源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充分重视资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1)合理利用技术进步的,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 (2)寻求合理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3)寻求解决资源实际调配和交换问题的共同原则和途径。 3、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 四、分析题 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 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基本原则: (1)发展的原则(2)平等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多样性原则 区域可持续发展类型 发展目标 发展模式 贫困型 脱贫 只污染不治理、大污染小治理 温饱型 巩固脱贫、谋求发展 边污染边治理 小康型 中等持续发展 小污染大治理 高度型 高级持续发展 不污染只治理、能优化 3、 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 如何发挥地理学的 优势? 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利益的发展。 现实背景: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人力空间的有限性, 人力社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 地理学优势: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人口过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 生态污染;资源的有限性;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的资源问题: (1)人均资源占有量 低; (2)后备资源不足; (3)原材料进口量不断增加; (4)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5、综合广东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 21 世纪广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 施。 广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减少,粮食保障困难(2)水土资源不合理利用; (3) 矿产资源缺乏; (4)污染,志(5)海洋资源不合理利用。 措施和原则: (1)耕地; (2)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3)对外,参与国 际经济循环; (4)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4)合理利用科技,建立节约型清洁 生产体系; (6)完善的调节机制; (7)综合调查,评估海洋资源,有效利用。属虎的属相婚配表

  财成国际

关键词:人文地理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