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人文历史 > 正文

你不知道的昭阳区炎山历史人文

类别:张家界人文历史 日期:2020-1-5 6:39:55 人气: 来源:

  云南昭通昭阳区城西一百余公里处,是钟灵毓秀的名将之乡————炎山。炎山古称欢喜坝,并非平坝,而是山间台地;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龙云、卢汉、龙绳武、龙绳祖、龙泽汇、卢浚泉和知名武术家邹若衡等人都降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炎山古镇,人文荟萃,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村民饮山泉水,食自家地里种的绿色蔬菜水果,呼吸清新空气,远离喧嚣,世代宜居于此。境内多奇山异峰、飞泉叠瀑、苍松翠柏;四季皆五彩缤纷、鸟语花香。

  在兵荒马乱的晚清,有一名叫万振坤(化名张彪)的侠士为清廷的围剿追杀,最终选择藏身于炎山。这姓万的来头可不小,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太平翼王石达开的左膀右臂!石达开兵败金沙江后,部将万振坤辗转于此,欲保实力以求东山再起。可惜天地转,光阴迫,岁月如水,人生如梦,一不小心便终老于此。万振坤阴差阳错的成了邹若衡之师;教邹十八般武艺,传授其毕生所学,成就了一代师,影响了半部近代云南史!

  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陡崖峭壁之上长满各类植物,蝶舞花丛中,鸟歌密林里,鸡鸣伴日升,佛光照大地,山泉哗哗,溪水潺潺,山风和煦,复苏!潮湿山沟石缝中,繁衍着小巧可爱的石蟹;散学归来的儿童常常背着竹兜顺着山沟捉螃蟹,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油炸螃蟹味道极好!这里神奇的山和水承载了多少炎山人整整一个童年的记忆!

  龙云【1884——1962】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鸟梯;云南昭通炎山人,著名爱国将领。传说龙云母亲生他时,一巨蛇盘踞于屋顶,预示着这个新生儿的不凡。他曾协助长征红军渡过云南,极力支持抗日,主持修建滇缅公,策划云南起义,是进步人士。

  19岁杀地方悍匪,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武艺高强、身怀绝技的龙云30岁时在昆明大败法国大力士,声名大振,一举成名,为国争光,让华夏扬眉吐气。大器晚成,44岁担任云南省,主政云南十八年之久,被后世称为“云南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炎山人,彝族,著名爱国将领,云南起义。系龙云表弟,是继龙云后的又一个云南王。1938年卢汉率领数万滇军将士奔赴台儿庄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战场上一个个骁勇善战的战士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打得日军落花流水。滇军伤亡惨重,幸存者寥寥无几,他们为国捐躯,值得我们缅怀,请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英烈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尔后,中国战区被划为15个受降区,第一受降区受降地点在河内,第一方面军卢汉作为第一受降区受降主官,携龙泽汇等人,于1945年9月28日,在越南河内接受日军投降。

  天下无双,不愧为名将故里,果然人杰地灵。雾似龙,山似虎,龙兄虎弟出乡关;书写半部云南史,谁是真英雄?非龙、卢弟兄两人莫属!

  卢汉将军是昭通炎山中寨村人士,与其表哥龙云家有几山之隔;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越过一座座绵延而险峻的山,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用时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来到卢汉故里。此行之主要目的,不是瞻仰卢汉之旧居,而是另有其事。在一老伯家借宿一晚,天刚蒙蒙亮,早起的我有幸看见了此景,映入眼帘的奇景,如名家笔下那一幅幅让怡神往的画,面对这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卷,我已深深陶醉,其中,无可自拔。

  天越来越亮,那雾缓缓向周围铺开,像一张软绵绵的被子;那一户户稀落的人家、那一棵棵沧桑的老树、那一丛丛绿竹……都被奔涌四周的雾湮没了。晨雾中依稀传来阵阵鸡鸣,忽有忽无;只闻其声不见其鸡!时有巨鹰冲云而出,展翅翱翔,纵横!勤劳农夫早已晨耕,村里学校传来朗朗读书声,一切都刚开始,一切皆有希望!

  卢汉祖上是当地黑彝地主,坐拥千顷良田和万贯身家,雇有家仆打理家庭!其旧居庭院内有几棵青冈树,据说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了,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这些树都有一个共同名字“伤心树”。为何称为伤心树呢?原来封建地主阶级对犯错的家丁、丫鬟都会予以惩罚,卢家老地主也不例外,也会惩罚仆人;若有仆人犯错就会遭受,犯错者会被吊在树上鞭抽,往往都落得个血肉模糊、、的,因被打者会不住剧痛而号啕大哭,声音凄惨而伤心,故树因此得名“伤心树”。

  座落于云南昭通炎山镇松乐村的龙云故居,整体布局为四合院,故居被松林、房屋团团围住。故居北面有一小型娱乐广场,农闲时大人们在此聊聊天、打打牌、跳跳舞……小孩们则玩玩“老鹰捉小鸡”、耍耍玩具、弹弹啤酒盖……场面温馨而和谐。故居西面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此松林是小孩们的“天然游乐场”,熊孩子们在这儿捉蛐蛐、追松鼠、摘松果、牧羊、听小鸟唱歌……生活快乐而充实。

  昭通炎山龙云故居,在仿其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规模扩建,增建了一广场,方便旅游者停车和村民排练腰鼓,彝族风情更加浓烈!是典型的彝族瓦房民居。故居南面和东面是村民的房屋,悠闲地走在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上,清风徐来,心情愉悦,潺潺小溪永不停息的流淌着,手脏了也不怕,可在清澈干净的小溪边洗洗手,顺便也洗把脸。

  故居可谓依山傍水。绿水青山应有尽有,四季分明、鸟语花香;来者可到山上野炊、漫游,亲近自然,体会生活乐趣!

  提到炎山人们除了会想到炎山凉粉和炎山青花椒外,还会想到分布在当地各个村大大小小的天然神秘溶洞。炎山溶洞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炎山镇屋角村的龙洞,其洞相传龙成仙后所留,故曰“龙洞”。关于龙洞的传说,当地的老人知道很多,若你有闲情雅致,可听他们给你娓娓道来。

  炎炎夏日,进入洞中,清凉之感扑面而来,越往里走,越觉凉爽;探其原因,原来是洞中飞瀑在作怪。淙淙的流水声、清澈的水潭、奇形怪状的溶岩石、梯田……让你不得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冬日进入洞中,则会感到有一股暖气袭来,典型的冬暖夏凉。

  传说古时有好奇者结伴进洞探秘,备好火把、干粮等必须物品后,探洞大军进洞了。就这样,他们走呀走!不知走了几天几夜,由于洞中岩石湿滑,不少伙伴因意外丧生途中,原来三十人的队伍,仅剩十来名,余下人员依旧往前走。就这样不分昼夜、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忽然!前方惊现一散发着翡翠光的竹林,队员一人砍了几截,拿来拄。此时,洞中水声大得出奇,地动山摇,洞在摇荡,似乎要被震垮,众人皆心惊胆寒,脊背发凉;一稍胆大者前去一探究竟,结果吃惊的看见一头健壮的犀牛,这犀牛眼睛红如血,一直在不停的咆哮、甩头,用蹄子将水击起千丈高,这人被吓得拔腿就跑,其余几人见状也跟着跑,跑着跑着,犀牛消失了。逃出洞后,他们手中原来的翠竹居然变成了金竹。事后从村里老人口中得知,犀牛乃竹林之守护神,金竹,它之所以暴躁不安、咆哮不已是因为他们砍了金竹……

  湿漉漉的崖壁、飞溅的瀑布,是最完美的组合;这犹如窗帘的熔岩,用石块轻轻敲击,发出美妙的嘭嘭声;灯光一照,通透无比。

  洞中有“护洞精灵”蝙蝠,灯光一照,只见它们东飞西蹿,好像要对你进行,又好像在用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稀客,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

  炎山中学有着悠久历史,20年前龙卢两大家族就已开办私塾,22年修建炎山小学,25年(1936年)定为云南省立小学,28年(1939年)附设省立师范分校。全中心校有教师职工232人(正式教师189人,其中中学教师51人),全乡有中学1所,在校生800多人。村级小学8所,12所单小,共21所学校,在校学生3000余人。

  炎山教育有着悠久历史,20年前龙卢两大家族及之前的屋角望族徐家就已开办私塾,可惜具体情况尚未考察清楚。

  22年(1933年),卢汉回乡(一说是为其母60大寿回来),亲选地址,委托当时昭通王县长修建学校;龙涌泉捐献地基、木材,龙云、卢汉和乡绅捐资,省教育厅扶助,修建炎山小学;卢汉还捐了一批图书。23年冬,学校落成,称炎山高级初级小学;次年招生;25年(1936年)定为云南省立炎山两级小学;1939年5月5日,炎山小学校长李宪文呈文王县长,为捐资兴学人员祈转请:龙涌泉、卢建忠、龙云、陈芝华、军团长卢公、龙泽清、卢、卢国线元给省立炎山小学。李宪文撰文记述其事,刻了三块石碑立于校园,一块名昭通炎山建校记,一块名炎山高级初级小学校成立序,一块名修建炎山小学捐资人名单及金额;可惜疏于,现在三块石碑仅存在两块,的字迹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及拖动,多数已无法看清,而刻有修建炎山小学捐资人名单及金额的石碑则不知去向。1999年,炎山中学实验楼竣工,仅存的两块石碑被安置于实验楼前面草坪,模糊的字迹,似在默默诉说着炎山中学历史!

  金沙江江水滔滔不绝滚滚向东流,似苍龙猛虎般势不可挡;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观长江之水不惊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美的杜鹃花!春暖花开,复苏。春姑娘悄悄来到,给大地穿上五颜六色的漂亮衣服;调皮的熊孩子在山坡追逐玩耍,落红遍地,花开芬芳飘万里!炎山山坡漫山遍野的杜鹃,引得鸟儿高歌,蜜蜂起舞!手机里全是杜鹃图,巴不得把整个春天都装进手机,永远留住!

  勤劳质朴的炎山人每年都会养几头肥肥胖胖的过年猪!寒冬腊月,家里猪粮喂完,家家户户都忙着杀猪了;找手,备好宰猪工具,几个小时即可完工。帮忙宰猪的亲朋好友及邻居们围坐一桌,高高兴兴的吃着宰猪饭,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农村人一年的盼头就是这点庄稼和几头猪,为了这些,一切辛苦在他们看来都是值得的。香肠制作:选猪身上最瘦的肉切成条或片,然后加入生姜、蒜、辣椒等佐料,用筷子协助放进猪大肠,每截都装得鼓鼓的,均是瘦肉,最后两端用线扎好,可口的香肠便做成了。腊肉制作:将切块的猪肉抹上一层盐,然后晾在通风的房屋里,用烟火熏上几个月,就成了美味的腊肉。年后,外出打工的人都会带上几截香肠、几块腊肉踏上奔波之途,有家乡特产的地方,就有乡愁!

  炎山凉粉是当地特色小吃,勤劳质朴的炎山人靠卖凉粉维持生计;谋生途中早已让炎山凉粉声明远播,在江浙、云贵川、重庆等地区都有摊点;想家时,买碗凉粉吃,思乡之人的乡思愁绪立即得以缓解!舀一碗刚出锅的热凉粉,放点葱姜蒜、辣椒花椒、味精、食盐、酱油、醋、萝卜丝、酸菜、蒜汁…………拌匀,香喷喷、冒着热气、色香味俱全的凉粉总是让人垂涎欲滴;吃了还想吃,百吃不厌!

  玉米、洋芋、豌豆、红薯、蚕豆……炎山地里应有尽有,无污染、无添加,绝对原生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炎山的包谷饭是多少人的最爱,就地取材,将玉米磨成粉末,然后经数道工序,一碗白如雪花的包谷饭就上桌了,千万不要忘了整碗豆花或酸菜红豆,这样才是绝配,干起才板扎!

  炎山是早在清代就因盛产蜡虫而闻名于世的古镇,它和云南昭通的鲁甸县梭山、永善县万和山、巧家县固红山并称为“四大名山”。

  炎山花椒别名:秦椒、蜀椒、大椒;有散热、抗菌、增强食欲之功效。主要种植于海拔为1600米左右的坡地上,是喜阳经济作物!

  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造就了与众不同的“炎山青花椒”。在这种独特的气候下,产出的花椒自然麻味、香味十足。藏在乌蒙山里的炎山青花椒

  炎山花椒采摘方式为纯手工,对采摘者的采摘技术要求极高。采摘时的力度全凭手掌控,不可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将花椒捏熟,一旦捏熟就会导致晒出来的花椒颜色发黑,不好看,严重影响卖相;卖相不行,价格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每年的8、9月份是当地花椒采收旺季,每到采摘时节,总会吸引许多花椒收购商云集于此,他们将从农户那里收购的优质花椒装袋后运回城中,然后卖往各个地方,所以,很有可能你也吃过。

  炎山花椒壳多籽少,颜色鲜亮,麻中有香,香中有麻,是良好的佐料,历来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花椒植株多芒刺,采摘时节农户们大人小孩齐上阵,明确分工,协同配合,一棵棵花椒树被摘得精光;等到花椒采摘完时,手上往往是被扎得千疮百孔,密密麻麻的全是刺眼,所以,摘花椒也着实不易。

  龙云故居、炎山凉粉、金江风光、炎山中学、龙洞、青花椒、庙湾樱桃、包谷饭、豆花饭、小碗红糖、香肠腊肉、蜡虫……你还等什么?还不速来!

  封面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封面号平台的观点,与封面号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封面新闻。梦见放鞭炮

  

关键词:人文历史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