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各地都将发展会展业放在工作的重要,更加积极培育、引进品牌展会,制定政策扶持会展企业,改善办展,提升软硬件水平。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31个省市自治区公布的2013年工作报现,各省在规划中均提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举办会展活动。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大会展”概念,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展会促进产业提升。
充分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作用,挖掘高端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消费潜力,拓展外来消费。在提高型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全力办好第二届“京交会”。支持服务外包加快发展,促进文化创意、软件等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做好企业“走出去”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创制国际标准和境外并购。高水平办好大型国际会议和会展活动。继续扩大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设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推出新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基本建成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加快国家会展中心、津湾广场二期、恒隆广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华侨城欢乐谷主题公园、米立方水世界等一批旅游项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品线和景区,打响“诚义燕赵、胜境”旅游品牌。推进大型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农贸市场建设,促进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支持筹备办好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实施“1511”工程,统筹推进各类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晋善晋美”整体品牌形象,加快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重点景区提升,打造精品线,开发特色产品,培育企业,完善配套设施,做大做强旅游业。办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和第三届农博会,做好第八届中博会等重大展会参展工作。
大力发展服务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支持服务业示范项目建设、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训,重点推动3050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呼包鄂都市旅游圈、海额满阿休闲生态旅游圈等8个重点旅游区域建设,扶持发展农村牧区旅游。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会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加快建设60个省级服务业聚集区。各市都要有中央商务区,各城区都要有服务业聚集区,各县城都要有中心商业街。培育百家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增加国家级展会数量和规模,会展业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努力办好世界园林博览会。
抓住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更名升格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重要机遇,积极构建推动东北亚间交流合作的对话平台,提升我省在全国对外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继续办好各类国际展会,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度。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比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住宿、餐饮、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办好对俄“中国旅游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旅游促销,做强旅游产业,提升综合效益,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强出口品牌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交易会。办好2013年亚青会,筹备好2014年青奥会。
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支持发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等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推进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做好营业税改征试点范围扩大工作。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办好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活动。
旅游业重点强化龙头培育、品牌营销、一体运作、管理提升,开展跨区域资源整合等试点,促进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会展业重点突出经贸功能、项目内容、市场运作,提高有效客商参会率,做到搭台、企业唱戏、经贸成为主旋律。加快对台贸易中心建设,争取在设立福建商品展销中心,扩大对台贸易。精心办好第五届海峡论坛。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旅游业,力争旅游接待超过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700亿元。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试点。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20家。
扩大“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影响,深入实施国民休闲纲要,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和著名旅游景区,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用好服务业引导资金,提高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水平。加快服务业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利用第八届中博会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平台招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题材效应,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企深度战略合作,引进一批电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兴服务业龙头企业,吸引中小企业配套跟进,形成雁阵效应。拓宽领域。持续扩大工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基础产业、城乡建设领域,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力争在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圈和湘江旅游经济带;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开发和监管。提高服务行业整体水平,推进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衡阳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和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试点。
优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旅游、健康服务等,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和现代经营业态,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办好第五届粤东侨博会。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节庆农业,推进农业向“接二(产)连三(产)”延伸。巩固提升合作平台作用和影响力。以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全力办好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1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经贸和社会人文等多领域交流活动。
加快航天、海洋、电影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民族特色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争取适时开通西沙邮轮旅游。积极申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自行车赛和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赛等一批重要国事、重大节庆和品牌赛事活动。
建成国际博览中心,扩大会展规模,提升会展档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都市旅游、温泉之都和邮轮经济,提升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天生三硚等精品景区品质,彰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丰富创新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总收入3500亿元。办好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第12届四川电视节,推进大遗址成都片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好第十四届西博会、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加快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
在扩大方面,承办好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贵州投资贸易活动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高端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推进会等活动。
突出合作,建设沿边新高地。努力把中国南亚博览会打造成为对外的新平台。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商贸物流、旅游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工程。推进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品牌培育等10大重点工程,加快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抓好一批批发市场和流通龙头企业建设。加快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和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打响“世界屋脊、神奇”特色品牌,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60万人次、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实施好“百幅唐卡”创作工程。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办好西洽会、农高会、西部跨国采购会和各种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争取增开西安至境内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加大旅游治理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六个类型的文化产业。办好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和第六届省文博会。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拓宽产业融合发展子。提高对外的层次和水平。继续办好“兰洽会”和“敦煌行丝绸之国际旅游节”。
实施旅游收入千亿元行动计划,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按照上规模、建精品、出极品的要求,发展高端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由单一线向活动组合、体验区、深度感受区发展。加大对文化休闲娱乐、网络信息、体育赛事等活动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向西战略不,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地产品出口,增加高新技术类、重要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