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人文历史 > 正文

张家界人文历史邱初开:“农家”去哪儿了?

类别:张家界人文历史 日期:2014-11-20 11:25:18 人气: 来源:

  栏目:人物

  慈利县委邱初开,农家出身,上任半年多来,走村,住百姓屋,吃百家饭,解百姓忧,被誉为“农家”。

  本刊记者 张玉荣

  2013年12月19日,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位于湖南省张家界(000430,股吧)东部,武陵山之侧,澧水之畔,“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慈利,迎来了新一任县委,他叫邱初开,48岁的他来自400多公里外的衡阳。

  在这个出生农家的看来,这里有3480平方公里的热土,70.9万辛勤的人民;这里也有缓慢的经济发展,落后的基础设施,贫穷的生活现状……尽管担子不轻,困难重重,这位“农家”,带着扎根山区,改变山区面貌的决心而来。

  上任第二天,邱穿上他的黑布鞋,就开始走村了。他到学校,到农家大院,到山间地头,到烤烟棚、蔬菜,了解情况,调研民情去了。他从一个乡去往另一个乡,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晚上,他就直接带着县委干部住在农家屋里,和百姓一起吃饭,一起喝茶。慈利31个乡镇,675个村(居委会),半年多来,邱已经走访200多个村,占全县近三分之一,最远到达洞溪,这个永定、桃源和慈利三地交界处,有“慈利”之称的偏远乡镇。

  采访前期,即国庆假期,记者收到慈利县有关邱初开下午调研的行程安排,时间安排非常紧凑,随同人员介绍说,这是邱一贯的作风。

  2014年10月8日及10月9日,《小康》记者随同邱初开下乡调研,看“农家”都去哪儿了?

  8日16:00 孙开华故居

  “擦亮文化金字招牌”

  10月8日下午,开完招商引资会议后,邱初开和《小康》记者一驱车赶往岩泊渡星明村,到孙开华故居及“二十八宿”古水渠调研。

  孙开华(1840-1893),湖南慈利人,是中国近代史100个民族英雄之一,是清代末年驻守的重要将领,因淡水大捷被誉为自郑成功“开台”以来的第二位民族英雄。他出生在慈利柳林铺(现为零阳镇)中坪石马村孙家大院。院子占地5亩多,门口有一块金匾:孙壮武公府,还有一副对联“安邦思良将,保国念贤臣”。1943年11月,被日本人。屋后有孙开华墓地,“”时期。故居占地4900多平方米,面阔13间,7进堂,天井18个,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南方庭院,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建筑文化价值。

  与孙开华故居同一时期建立的“二十八宿”古水渠,是一处至今仍能为人类的水利设施。“二十八宿”古水渠建在故居东侧前五十米,是一座石砌基座,再砌大青砖垛子的高架水渠,水圳则由两块青条石凿拼而成。水渠自南向北,全长69.5米,有二十八个砌垛架设,民间以风水星象称谓,故名“二十八宿”。据了解,早些年因故拆除了最北头的一个墩垛,现存二十七个墩垛,保存状况良好,至今仍能灌溉两百多亩稻田。

  文物局干部带领大家一参观,一做。屋里屋外,邱初开非常仔细地观看询问。看到屋里的雕栏画栋,他伸手去触摸评析一番;走到围墙边,他蹲下来用手摩挲残垣断壁;来到水池边,他用手捧起一股并大赞水质极好……

  参观完毕,邱初开和县委干部坐在孙开华故居前的木凳上,接过文物规划编制方案,仔细翻看,听故居人员的报告。

  “我们的人文资源很多,但是人文资源为旅游资源很少。孙开华故居是一块宝地,我们的目标是定为国宝,绝不是小打小闹。要争取国家,争取省里拨款,努力修缮,切切实实擦亮文化这块金字招牌。”邱初开说。

  随同人员也纷纷讨论,为文物工作出谋划策。

  由于慈利县至今没有一条以名人命名的公园和道,文物大县的优势也不明显。邱初开当即表示,“县里面可以建开华、塑像,还有新武、任远,让慈利名人更多的为大家所熟识。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物大县的优势,我们那么多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兵器文物等,都需要认真,也要把文物展览搞起来,让文化和旅游深度结合,发扬。”

  此后不久,为解决孙开华故居的,县里开会讨论,地方配套资金74万元,专门用来修缮孙开华故居。

  20:00 南山坪中学

  看到教学眼含热泪

  晚20:00,邱初开一行来到南山坪中学,据随同人员介绍他每次下乡必到学校转转。

  窗外月色清亮,灰暗的会议室里,座谈会简单却热烈地召开着,县教育局局长毛上辉参加,11位南山坪老师代表发言。

  座谈会现场,校长及老师代表介绍了南山坪中学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安全建设,老师学生生活学习的情况等。

  据了解,南山坪中学是“一校两址三点校”的九年制学校。“一校两址”指九年制学校的中学部和小学部两址;“三点校”指盐井村、梁山村、犀牛村三个教学点。目前教育水平、教学设施、老师资源等非常滞后。

  老师们谈到南山坪中学硬件设施落后,教师、学生住宿条件差,部分教师还住在潮湿的地下室、工棚。运动场煤渣跑道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满园黑水,希望能在高山上建一塑胶跑道,利于师生健康。同时希望配备一定量的健身器材,便于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此外,老师们对学校教师老龄化情况也表达着他们的忧虑:小学教师人均年龄47岁,中学教师人均年龄44岁,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会议室里,大家轮流发言,夜色逐渐被温暖的氛围所包围。

  对南山坪中学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困境,邱初开深表忧虑。一方面,他肯定了南山坪中学获得的不易成绩,对艰苦奋斗的老师们表达感激之情,夸赞南山坪中学是“麻袋底上绣鲜花”。

  他说,“你们选择教师行业,要矢志不渝,不只是养家糊口,也肩负着国家的责任、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的教育发展不能光靠城市教育,还有乡村教学。教育资源均等化虽然是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同样需要大批教师在农村教育岗位上坚守、奉献。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希望你们能用爱心温暖鼓励我们的孩子们。”

  同时邱初开也学校教职工们要把握好“质量”生命线,守住“安全”的底线,造就一批名师,培养一个名声,并把南山坪中学打造为慈利教育天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

  座谈会后,月色更深,邱初开悄悄走进老师们的住房,那是一排排简陋的工棚,屋里摆设极为简单陈旧,最值钱的也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陈旧的教学器具挂在墙上,整齐的学生作业本摆在桌上,有的老师在洗漱准备休息,有的老师却还在教室里。邱初开眼睛湿润,走进一个个宿舍,和老师们握手,嘘寒问暖,声音哽咽。

  这一天,正是寒露之夜。瑟瑟寒风中,满月高悬天际,红润灿烂。屋内,尽管阴冷寒酸,却一直闪烁着温暖的。

  9日8:30 南山村村部

  “建设扶贫,冒着风险带着感情”

  鸡鸣狗吠声中,乡间的清晨拉开一天的序幕。邱初开一大早就起床了,在南山村支部符开欣家吃早餐。昨晚,他就借宿在这里。

  餐后,大家来到南山村村部,也即该村活动中心,召开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座谈会。

  按照惯例,乡村干部和建扶工作组代表发言,介绍建设扶贫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邱初开认真聆听,做笔记。他说:“南山坪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城乡两元化,农村差距在基础建设。建设扶贫,党委要负责,我们搞这些活动就是在补课。村组织和帮扶队伍非常努力,大家是冒着风险、带着感情、肩负着责任在干事。下一步的工作,工作组要善始善终,确保成功,甚至超额完成,不能丢下包袱丢下债务。”

  邱初开对村两委干部勉励有加,并期待每一个、村两委能具体落实。他说:“我们需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中,把能力转为业绩,把形象竖立起来。避免机关干部官僚化,避免机关中心衙门化,在老百姓口做事更要公平公开。”此外,他也期待南山坪把建设扶贫的势头维持下去,取得更大发展。

  座谈会对急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设扶贫在实施的农贸市场建设也进行了深入探讨。邱初开当即对南山坪乡农贸市场建设三个具体问题进行:1.建扶村后盾单位水务局确保投入20万;2.建设项目比照县重点工程享受税费优惠政策;3.土地出让金县级分成部分划拨给南山坪乡,用于支持市场建设。

  会后,调研组又紧急赶往下一站。

  10:30,赴南山坪烟草站调研烤烟收购工作。

  10:30出发赴新坪村,考察赵家垭水库风景区旅游道建设及千亩桃林产业情况。

  11:00出发前往犀牛村,观看送文化下乡、村小学情况(看望坚守村小学32年的老教师,送去慰问金1000元)。

  12:00赴大沙村调研,下午1:30考察烟叶、烟水工程。

  14:30出发赴村调研烤烟育苗工厂、景区道建设,邱初开支持村道基础设施建设。

  15:30出发赴金坪乡,听取金坪乡工作汇报。

  17:30 朝阳乡锣鼓村蔬菜

  “主打农业,农业活乡,旅游活乡”

  赶往朝阳乡锣鼓村,已是傍晚时分,阴郁的天色下,一望无际的绿色蔬菜,勤劳的农民们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干活。

  途崎岖,周边群山围绕。劳累不已的邱初开在颠簸的车上小睡,每当车子一停就立马回神,快步下车。向乡村干部们了解情况,和农民们打趣说笑,疲惫之意瞬间消失。

  据了解,朝阳乡已建成标准化蔬菜2000亩,已产出蔬菜5000多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2013年4月,慈利县蔬菜办成功促成湖南恒鑫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该公司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在朝阳乡投资500万元,建设标准化蔬菜,发展蔬菜产业。因为大规模的蔬菜产业建设,朝阳乡500多名农民实现了在口就业,获得务工收入190万元。据调查,2011年锣鼓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430人,而现在,在该公司务工人员达到560多人,到沿海等地外出务工人员仅112人。

  “去年种植几千亩的辣椒,上半年,下半年旱灾,受到一定影响。现在种植红苔菜,每天要出12到15万斤,远销长沙甚至广州。长沙马王堆市场就是我们主要的市场之一,货一到就被抢售一空。”恒鑫公司刘泽平介绍。

  邱初开夸赞刘泽平:“刘总把放在家乡,也是为了照顾家乡,照顾父老乡亲,一个老板带动了整个乡镇的发展呀!”据悉,为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邱初开与市直部门负责人衔接,想办决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在乡镇干部的陪同下,邱初开带着县委干部在蔬菜边转边看边聊,累了就蹲在田野里接着聊。

  晚餐,大家在合堰村村民家吃饭,邱初开和村民们聊得很开心,对于朝阳乡在农业上做文章,“主打农业,农业强乡,旅游活乡”的发展战略表示认可。平常很少喝酒的邱初来和村民们喝了一杯包谷酒。

  文人出身的邱初开对于农村农人的生活非常关注。案牍劳形之余,尤喜闲习文学、书法遣兴。他的文学书法作品也更多在描摹乡村的诗情画意、村趣乡味。而今,当了县委的他,农村的发展、乡村的发展已经成为他笔头文章、案头难题了。

  夜幕,车窗外阴冷的月光倾泻而下,邱初开拖着疲惫的步伐坐上回县城的小车。

  近9点,县城华灯早上。邱初开告诉记者,明天他还要接待市的调研队继续推进建设扶贫的工作,走村的步伐不会结束,遇到再多困难也需要解决。

  编辑/梁 市

延伸内容: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