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会看到在呈公鸡形状的中国领土版图下面,划出一个“U”字型的以九段虚线连成的海疆国界线,它就是“九段线”,是对中国南海疆界的标绘。
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作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
1947至1948年间,国民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划定了十一段线,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今天的南海“九段线”疆界。而当初参与南海诸岛考察及主持十一段线划分的傅角今先生,就是我市醴陵人。
昨日,记者尝试联系傅角今先生的儿子傅力浦,希望了解傅角今先生当年的故事。本报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傅力浦现居西安,曾任职于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记者致电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但被告知:傅力浦先生已从单位退休多年,其家人表示老人已有75岁了,身体不便,不希望被打扰,婉拒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傅角今先生,又名傅鳌,地理学家。1896年生于湖南醴陵李家山村,1965年10月27日卒于西安市。傅角今的父亲务农兼营土靛业,家境小康,膝下子女8人,傅角今排行最小。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即开始接受科学救国思想的教育。
1920年,傅角今进入北平师范大学学习,后留学莱不齐大学。回国后,任省立长沙一中、长沙长郡中学等校地理教员,后任湖南省统计室主任。1936年,傅角今赴莱比锡大学地理研究所,1938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当时的中国内政部成立方域司,傅角今任司长。他亲自带队考察、勘测中国南海、中缅边界,提出南海诸岛、葱岭(帕米尔高原)、江心坡、萨彦岭、江东64屯以及琉球群岛等本属中国领土的依据,恢复了我国版图轮廓“南北长于东西”的本来面目。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开始逐步接收日本归还的我国领土。依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国民组织了一个接收团,乘坐几艘战舰前往南海,分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开展接收工作。这次接收南海诸岛的行动有一项重要工作——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及其中的主要岛屿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工作。
这些测量工作最后产生了6张地图: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各一幅;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岛屿:永兴岛及太平岛的实测地图(其中,永兴岛的图中包含附属的小岛——石岛地图);还有一张就是《南海诸岛略图》。1947年,当时的中国内政部方域司刊印了《南海诸岛略图》,为南海海域划界、定名,并用十一段国界线(U形断续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成为如今中国的南海主权“九段线”的来源。同时,该图按照诸岛所处地理,将“团沙群岛”改名“南沙群岛”、原“南沙群岛”改名“中沙群岛”,并再次明确国界线°,将“曾母滩”改名为“曾母暗沙”,并包含在我国海疆线月,傅角今作为主编,将《南海诸岛略图》收录进《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中并作序,作为《内政部方域丛书》之一正式出版。
至此,南海诸岛各自的名称已经修改并确定,地图上也完整地标绘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当时的中国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立碑纪念,派兵驻守,并将其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一度被外国非法侵占的我国南海诸岛又重新归于中国的管辖。
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南海诸岛略图》中的十一段线年,中越签署《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确定了中越两国在北部湾的海洋分界线,十一段线年,国家测绘局编制的 《中国国界线),确定了“段线”的标准画法。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中这样记录了我国南海岛屿的范围:“南海岛屿滩礁最多,大小凡达一百五十以上。依其之分布,可划为四群: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各岛之,以与之距离言,东沙居南海之最北,距广东最近,略居汕头之正南方一四○海里,约当北纬二十度附近;西沙群岛约位于海南岛榆林港之东南一五○海里;中沙群岛在西沙之东侧,相距甚近;南沙群岛则居南海之最南部,其最南之曾母暗沙,远达北纬四度,为我国领土之向南突出最远部分。东南紧邻菲律宾之巴拉望,英领婆罗洲,我国最南部之国界,即包绕南沙群岛之东南西三面。”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