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进军本报通讯员王洪波
上万立方米泥石流从约80米高的山上冲下,掩埋下方铁路,并冲毁山下数栋民房。7月17日,互联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真实记录了湘西古丈县境内焦柳铁路1068公里150米至290米处泥石流灾害的过程。
泥石流造成列车事故了吗?答案是没有!张家界工务段通过科学组织,沉着应对,确保了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绝对安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主要是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组织。”该段段长刘晋说道。
关口前移,注重预防
应急准备有序充分
张家界工务段地处湘西北山区,管内山高涧深,桥隧相连,所辖441.976公里焦柳铁路,被列为Ⅰ、Ⅱ、Ⅲ级的防洪重点地段共425处。
针对管内80%的线路设备穿行于武陵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地质条件复杂,汛期极易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的实际,近年来,张家界工务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常态化的防汛工作机制。
预抢在先,强本固基。今年春运以后,张家界工务段就大力推进防洪预抢工程,提前整治了500多个防洪安全隐患。他们组织人力对管内焦柳线沿线进行搜山扫石,检查山塘水库,确定防洪关键点,派专人加强看守,确保万无一失。4月1日前,他们就在焦柳铁路石门站、吉首站等沿线各站点储备了钢轨、道砟、片石,调集了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切实做到了应急有备。
预警科学,应对从容。为了把稳“天脉”,这个段组织专人利用网络收集气象信息,组织开展好气象风险研判分析工作。汛期以来,这个段防洪办坚持每周根据收集到的气象预报资料,认真对下周气象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然后以此为据及时发布防洪预警。
预控严密,卡控风险。该段严格落实三级雨量警戒制度,在雨前、雨中、雨后及时巡查防洪关键点。保证各处看守人员都能以雨为令,及时到岗到位履职,是灾害发生时牢牢把安全主动权抓在手上的关键。
对此,该段在采取逐级督促、添乘检查的基础上,为防洪出巡人员配备定位手机,调度值班室人员全程对出巡轨迹实时进行抽查监控,进一步保证出巡人员巡查时间准确、地点准确、路径准确,确保防洪过程处在严密监控状态。
观云追雨,封锁线路
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7月15日16时,坚持以天气预报为令,张家界工务段启动防洪预案,应急人员到岗到位,管理人员也全部到防洪关键点进行包保检查。
7月16日18时,湖南西部地区开始普降大到暴雨,古丈县默戎镇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04.9毫米,创下今年以来湖南省1小时最大强度降雨纪录。
7月17日9时52分,张家界工务段吉首线路车间万岩线路工区雨量报警器发出注意警戒报警。10时11分,该车间龙鼻嘴线路工区发出注意警戒报警。根据警报,该段沿线职工迅速冒雨出巡。
不久,焦柳线万岩至龙鼻嘴至马颈坳区间陆续发生5处泥石流灾害。其中,焦柳线1068公里150米至290米处线路右侧堑坡发生大面积溜坍,坍体1万立方米,被淹埋线路60米,这也是此次遭遇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一处。由于张家界工务段事先封锁了线路,停运了列车,主动规避了风险,保证了列车和旅客的绝对安全。
快速反应,精心组织
应急抢险及时有效
根据防洪预案,“7·17”焦柳线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张家界工务段迅速调集1500多名抢修人员和12台挖掘机到泥石流灾害现场抢险。其中,5处灾害中有4处规模较小,到18日就已基本排除险情,但焦柳线1068公里150米至290米处的抢险进度缓慢。此处位于焦柳铁路龙鼻2号隧道北面,需抢险清理的坍体约2.5万立方米,由于强降雨时停时歇,且场地狭窄,右侧80多米高的山体表面浮泥较多,泥土在雨水中浸得松软,严重影响抢险安全。
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指挥下,张家界工务段组织专家抓紧勘测研究,制订泥石流损坏线路抢通和永久加固方案;加强山体观测和现场安全防护,并主动协调地方政府及时转移周围居民,确保现场抢险人员和附近人民群众安全……
科学应对“7·17”泥石流灾害,只是今年张家界工务段抗击泥石流等灾害的一个片段。今年入汛以来,该段管内共降雨83次,他们准确发布防洪预警21次,启动应急响应15次,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置泥石流、塌方、落石、道床下沉等灾害13起,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